·公司名稱
中建材(合肥)機電工程技術
有限公司(合肥水泥研究設計
院機電工程技術研究所)
·聯系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望江東路60號
·網站地址:www.u2ds.com
·郵 編: 230051
·傳 真:0551-63416295
·電子信箱:portland586@163.com
·業務咨詢聯系電話
0551-63439277
·技術支持聯系電話
0551-63439182
·業務監督聯系電話
0551-63439993
bo_boo
出差俄羅斯奔薩水泥廠見聞

俄羅斯亞洲水泥有限公司奔薩水泥廠為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中機公司總承包工程項目。具體由成都設計院負責項目設計,江蘇恒遠工程公司負責施工,河南省設計院負責項目建設監理工作。該廠入窯、入庫斗提機均選用了中建材(合肥)機電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波特蘭品牌產品。應業主邀請,我很慶幸自己被公司派往俄羅斯奔薩水泥廠指導安裝調試工作。
2013年9月19日下午15:00,隨著飛機起飛的轟鳴聲,我們一行七人乘坐海南航空公司HU7985航班離開了北京首都機場,前往俄羅斯。經過8個半小時空中遨游,我們順利到達莫斯科的謝列梅杰沃機場。
謝列梅杰沃機場是俄羅斯第二大民用機場,主要國際航班都集中在這里。到達這里,我們明顯感到機場基礎設施落后,人流量似乎不多,各個方面相比北京首都機場都差很多。
夜幕中謝列梅杰沃機場外景一角:
經過機場短暫入關簽證、審查,我們順利登上恒遠工程公司派來迎接我們的大巴車。偌大的大巴車,正副司機加上我們七人總計才9個人,也許在俄羅斯這樣的交通經濟更合算。夜色中,汽車穿過大都市莫斯科市區,沿途除了變幻不斷絢麗多彩霓虹燈外,似乎沒有留下太多印象。
天色漸亮,我們終于看清楚車子經過道路的兩旁,從車窗瀏覽著油畫似的森林、田野、村莊、城市,我們心情也隨之舒暢起來。汽車經過連續十一個半小時快速行駛停了下來。我們終于到達了俄羅斯奔薩水泥廠。
俄羅斯奔薩水泥廠,地處丘陵山區,四周森林、群山環抱。離該廠最近的是尼科利斯克市,有80多公里;我們的主要日常用品,除了單位小店,多數在尼市購買。尼科利斯克市是個近兩萬人口的城市,說是城市,看似像我國一個普通的鄉鎮。城市建筑也不像國內那樣集中,顯得零零散散,很少見到新的城市建筑。市中心廣場的柏油場地顯得破舊,但是干凈;旁邊是政府辦公樓。廣場正中陳列著紀念二戰的浮雕,兩邊擺著兩門小火炮,仿佛還在那講述過去輝煌的歷史。
奔薩水泥廠、尼科利斯克中心廣場;
說是俄羅斯奔薩水泥廠,其實它距奔薩市還有兩百公里,離首都莫斯科有八百多公里。該廠食堂所用糧食、肉類、蔬菜等,每天都要派專車去奔薩市購買。
俄羅斯奔薩市建于1663年,是俄羅斯歐洲部分中南部城市,奔薩州首府,為俄羅斯民族古老文化中心之一?绶鼱柤雍又Я魈K拉河兩岸,距首都莫斯科637公里。這里氣候濕潤、土地肥沃,為農業生產創造了良好條件;C械、農副產品加工業等產業在俄羅斯占有較大比例。公路、鐵路、民航運輸業比較發達,是俄羅斯聯接中亞及各州的交通樞紐。工業基礎扎實,曾是前蘇聯的重工業基地。二戰期間生產過許多著名的如喀秋莎等重武器及配件。
俄羅斯文化名人別林斯基、萊蒙托夫的故鄉就在奔薩州,所以該市有較為濃厚的歷史、文化色彩,并以此為最大的自豪和榮耀,國立別林斯基師范大學是俄羅斯十多個有能力接受外國留學生的院校之一。
奔薩州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天漫長,干燥而寒冷,夏季短暫而溫暖,春秋時節轉眼即逝,夏季也是最佳旅游季節。
工作之余,走進森林中,踏著厚厚落葉鋪就的“地毯”小路,腳下柔軟舒適,再也想想不出泥濘是什么感覺了。人也仿佛進入時光隧道,回到了“童年”,走進安徒生的童話故事中……。
這里遠離城市的喧囂,既沒有莫斯科紅場的神圣莊嚴,也沒有克里姆林宮的富麗堂皇般奢華。有的是如詩似畫,寧靜、自然、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原始美。身在其中,你自然而然產生返璞歸真的感覺,心靈得以凈化、升華,感謝大自然給生活的美好。
森林、林間小道景色:
站在高處,放眼望去。你會發現建在山坡、林邊、水旁的村莊、房舍。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除了與他們語言交流不通外,人民都很淳樸、安詳、友好。
俄羅斯的森林資源豐富,傳統的俄式民宅以木材為建筑材料,主要有兩種樣式:一種是有原木搭建的,這種木屋十分堅固;另一種是有木板蓋成的,這種木屋精致美觀。
俄式原木搭建的廢棄和在建民宅圖片:
俄式傳統木屋的屋頂呈“人”字形,因為俄羅斯的冬天降雪豐富,“人”字形的屋頂斜度大,便于積雪下滑。這種木屋多數有煙囪,木屋的上部建有閣樓,供儲物或小孩居住玩耍用。木屋的地下還有半屋,有的深約一人高,主要用來儲存食物、蔬菜和酒,兼有防潮保溫的作用。木屋的門前是長方形的門廊,門廊下一般有四五級臺階。要想進入木屋,首先要走上臺階,經過門廊,才能進門。屋內一般有三四個房間,面積十幾、二十幾平方米不等,分別為起居室、臥室、餐廳和廚房,戶間較寬敞,地面多采用木地板。木屋的窗戶一般朝南,窗框上裝飾有三角楣飾或流水圖案,窗戶上還留有通氣用的小氣窗,窗臺寬大,擺著一盆盆鮮花。正屋旁建有側房,用來存農具或作倉庫。木屋四周的院子用木柵欄圍著,院內有菜園。
鄉下村莊和木屋小院圖片:
說到俄羅斯人的鄉間別墅,與我們想想中有很大差別。所謂的別墅是俄羅斯人的郊外私人住宅。蘇聯時期,市政府為每個干部職工提供0.06公頃的郊外土地供建別墅用。這種在地多人少的地理環境下出臺的政策造就了一種特殊的建筑。
俄式別墅一般建在郊外的山坡、林邊、水旁。建造別墅的地區多由國家劃定,并提供輸電。人們習慣上把這些地方叫別墅村。俄式別墅多為木結構的房屋,大小不一,小的只有十幾平方米,大的有套間,一般內部陳設簡單,方便搬動,外部涂著鮮艷奪目的色彩,飾有各種圖案。
夏天,每逢周末,俄羅斯人開著小轎車或乘坐郊區電氣列車來到別墅度假。輕松、閑適的別墅生活解除了快節奏城市生活帶來的緊張和不適。他們在別墅的田地里種菜,既放松了身心,又彌補了城市供應不足。夏天已過,這里便是一片寧靜,別墅主人只是偶爾看看,冬天這些別墅是閑置的。蘇聯解體后,經濟蕭條,生活困難的居民在別墅的菜園里種植土豆,以供全年食用。另外,有些老人把市內的住房出租收費以解生活之難,而自己則住在簡陋的別墅里。
俄式別墅村照片:
森林歸來的農婦和她采摘的蘑菇:
在俄羅斯奔薩水泥廠,我們經常與俄羅斯同行打交道,他們給我們的印象是:俄羅斯人很愛干凈,衣著整潔,注重儀表。至于說俄羅斯有獨特的飲食習慣,我們認為俄羅斯人的食物無非是面包、牛奶、馬鈴薯、牛肉、豬肉和蔬菜等,飲食單調、古板。
走進俄羅斯,給人的第一印象,這里疆土遼闊、地大物博,有著無窮森林、田野,其間蘊藏無盡的礦產、天然氣資源;同時,地廣人稀,人口資源短缺。
俄羅斯是中國最大的鄰國和重要經貿合作伙伴。俄羅斯奔薩水泥廠竣工投產,標志著中國水泥制造裝備成功登陸俄羅斯市場,也開啟了波特蘭出口業績新的篇章。